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|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 
  • 首  页
  • 组织机构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业务工作
  • 专题专栏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政务服务
    | 视频新闻 | 图片新闻 | 机关党建 | 组联工作 | 宣传文体 | 康复工作 | 教就扶贫 | 维权工作 | 爱心助残 | 先进典型
    体育复健进校园 残疾学生竞开颜——南充市对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的探索性实践
    双击自动滚屏   添加时间:2021/12/31   浏览次数:988   信息录入:南充市残联   【字体: 】    收藏   打印

    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是四川残联贯彻落实“健康中国”建设、实施“体育强省”战略的重要行动,是在全国残联系统首创的深化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新举措、新路径,是落实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任务、推动残疾人体育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。作为一个创新项目,在完善概念内涵、可行性评估、规范化实施、保障支撑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提炼。德阳、南充等地对实施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项目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。我们希望更多地方积极行动起来,以实施该项目为重要抓手,推广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。实践证明该项目在推动特校体育常态化、规范化开展,培养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、掌握科学训练方法,增强体质体能、康复身心,让广大同学更加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,提升主动融入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。我们将陆续推出各地开展残疾人全民健身体育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以期相互学习、合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健康协调发展。



    南充市高质量开展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运动项目

    2021年,四川省残联选定南充作为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运动项目试点市之一。项目实施以来,南充市各级残联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残联有关要求,聚焦残健共融、强化保障措施、精心组织实施,有效推动了该项目在全市9所特殊教育学校优质高效运行,做到了“周周有训练、月月有活动”,实现了“人人有项目、个个都参与”,全市1600余名特校学生体质体能不断增强,精神风貌焕然一新。


    一、强化保障措施,推动项目计划落地落实

   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。按照“齐抓共管、全面推行”的原则,各县(市、区)均成立了由残联、教育部门和特教学校共同组成的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运动项目工作小组,残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,教育部门分管领导、特教学校校长任副组长,相关业务负责人为成员,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、完善工作机制、形成工作合力。

    二是加强设施保障。按照运动项目训练要求,科学配置场地和软硬件。各特教学校均增设旱地冰壶训练场地,蓬安县特校改扩建标准化羽毛球场2个,乒乓球训练室1个,飞镖训练场地3个。全市特教学校购置各类体育器材、辅助用品1000余件,添置学生运动服装、保护装备等1600余件,为顺利实施项目提供有力保障。

    三是加强师资保障。按照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方式,配齐配强师资力量。学校内,体育教师负责日常课程,督促学生坚持训练打牢基本功,学校外,聘请专业教练提升技术水平。如:高坪区特校聘请南充市奥航足球俱乐部教练训练学生踢球技能,嘉陵区特校聘请南湖中学专业田径教师到校指导。目前,全市共有25名专(兼)职体育教师、9名专业教师为残疾学生服务。

    四是加强经费保障。按照各地特教学校学生数量、软硬件设施情况,及时将省级补助资金科学分配到市、县(市、区)特教学校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。除省级补助经费外,嘉陵区、蓬安县、阆中市残联还投入专项资金开展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运动项目,帮助学校改建场地,购置各类体育用品用具等。全市残联系统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,为高质量实施项目打下坚实基础。


    二、精心组织实施,促进项目运行高质高效

    一是实施方案科学化。坚持“统筹谋划、因地制宜”,各地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,结合优势项目、学生兴趣和场地条件,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,明确了指导思想、项目意义、具体措施、工作要求和训练计划,做到了事情有人管、任务有人领、训练有人做。市特教校,阆中市、西充县特校将部分特奥项目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整合,实现“教康一体化”目标,达到集约高效、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  二是课程设置个性化。坚持“突出特色、一校一品”,通过摸底调研,统一规划课程布局。各特教学校除开展全省统一规定的项目外,市特教学校重点推行聋人足球;高坪区特校推行特奥田径;嘉陵区特校推行特奥滚球;阆中市特校推行特奥足球;南部县特校推行飞镖;西充县特校推行旱地冰壶;仪陇县特校推行跳绳;营山县特校推行羽毛球;蓬安县特校推行乒乓球,各具特色、各有侧重的发展模式已初步成形。

    三是项目训练常态化。坚持“立足常态、追求长效”,紧扣项目实施要求制定各类别课程计划,采用分组、集中、对抗等方式,循序渐进开展常规训练。高坪区、蓬安县、仪陇县特校坚持每天集中训练1个小时;南部县特校每周训练2小时,周末安排住校生加训半天;营山县特校利用大课间40分钟开展训练,固定每周二、周四加训1小时。通过持续不断的科学训练,残疾学生健康状况有效改善、生命活力充分绽放。

    四是资金管理规范化。坚持“专款专用、规范使用”,按照流程合规、支出合规的原则,坚决做到精准监督、全程监督。市残联召开专题会议,强调残疾人事业资金的特殊性,明确使用范围,督促各地规范采购程序、完善支出要素、保证严谨细致。南部县残联按照“三重一大”要求使用资金,并与特教学校签订了资金使用责任书;其余县(市、区)残联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,强化资金规范使用。


    三、聚焦残健共融,确保项目成果共建共享

    一是师生互动促融合。发挥校内体育活动积极作用,采取训练+活动相结合的方式,促进残疾学生与教职工全员参与,共享运动乐趣。市特教校、西充县特校组建各项目教职工队,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一同训练,在磨练技术的同时,引导学生团结协作、合力致胜。阆中市、南部县特校共举办校内比赛活动7次,安排学生之间、教师之间、师生之间进行对抗,潜移默化的过程中,师生情谊愈发浓厚、校内氛围更加活跃。

    二是残健交流促融合。发挥体育运动桥梁作用,搭建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沟通交流平台。高坪区特校联系高坪一小、七小举办友谊赛、邀请赛2次,精心设计的赛制赛程,让学生们尽情享受运动乐趣、充分展示体育才华,在比赛中切磋技艺、在交流中升华友谊。残疾学生主动融入社会意愿不断增强、能力逐步提高,性格更加开朗。

    三是赛事引领促融合。发挥体育赛事激励作用,市残联举办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运动会,设置了5个大项、17个小项的比赛,全市9所特殊教育学校108名运动员参加。入场式上,运动员们个个气宇轩昂、精神抖擞;赛场上,他们超越自我、勇争一流;领奖台上,他们自信满满、豪气万丈。通过举办运动会,提高了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,促进了各特教学校之间的交流,提供了选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平台。

    四是营造氛围促融合。发挥助残氛围感染作用,多渠道、多层次广泛宣传,大力倡导平等、参与、共享理念,助推“体育复健进校园”运动项目在南充落地生根,增进残疾人福祉。全市制作专题节目1期,电视电台滚动播放;制作音乐短片1部,广泛推送视频平台;采写新闻稿件30余篇,线上线下多端发布;采写日报专版2篇,系统报道广受关注。优质有效的宣传为残疾人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。

      收藏本页 |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    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浏览器,在1024*768以上屏幕分辨率下浏览本网站
    南充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7-2018 版权所有  蜀ICP备2024069562号-1 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233号
    地址:南充市顺庆区金泉路302号 邮编:637000 办公室:2666971 教就科:2223265 康复科:2666202 组宣科:2222543 信访室电话:2583052 2224951

   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