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晚报记者 何显飞 文/图
在南部县滨江街道办事处涌泉村4社到县城5里长的公路上,无论盛夏隆冬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材瘦小、双目失明的耄耋老人,一手拄着拐杖,一手挎着筲箕、箢篼等竹器,缓缓地行走着。他就是78岁的莫义富,数十年来,他靠编织篾器养活自己,被群众誉为自食其力的榜样。7月15日,记者慕名对莫义富进行了采访。
【1】 4岁患病双目失明
不愿成为家庭累赘
涌泉村4社位于南部县城东北方向,1940年,莫义富就出生在这个小山塆里。4岁那年,他患了一场大病,不巧的是,当时他奶奶也得了重病,最终撒手人寰,把家里耗得一干二净,父亲无力为莫义富治病,听信江湖游医的话,随便按土方配药让他服用,结果导致他双眼失明。
“我虽然眼睛看不见,但我不想成为家里的累赘,在很小的时候,我就摸索着帮爸妈做家务,洗菜、洗衣、生火、砍柴、喂猪等样样都干。后来,在我们附近的院子里办夜课班,我还去听了课,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,至今能背诵一些课文。”莫义富说着,还向记者朗诵了几首诗歌。
【2】编织篾器走上自立
独立完成各项工序
10来岁的时候,莫义富的父亲决定教他一门手艺,以便让他能自己养活自己。莫义富的父亲莫能荣既会编篾货,又会做木工活,还能盖房砌灶。起初几个月,莫能荣砍来竹子,破成篾条,手把手地教儿子编织背篓、筲箕,制作筢子。后来,他让莫义富独立完成整个工序——砍竹子、破篾条、编篾器。
“最初去砍竹子时,我心里害怕得很,竹林一般在悬崖坡坎边,啥子都看不见,只能拄着棍子慢慢摸过去,找到竹林后,还要用手摸竹的粗细。光知道粗细还不行,编织的篾器不同,选择竹子的老嫩也不。正常人一眼就能分出竹子的老嫩,可我就不行了,只能靠一摇二敲,老竹子枝叶多,抱着摇一摇,一片沙沙沙的响声,嫩竹子大多光杆杆,基本上听不到竹叶的响声。再用刀背敲一敲,老竹子声音出清脆,嫩竹子声音沉闷……”莫义富如数家珍地述说起了学艺的经历,沉浸在兴味盎然的回忆中。
砍好竹子后,还要挪到院坝里,然后按不同需求把竹子砍断成几截,再划成薄薄的篾条或圆圆的篾丝。每完成一道工艺,对于两眼抹黑的他来说,都要经历千百遍的揣摩、模仿和练习。“开始我编的篾货质量不好,久而久之我慢慢也编得像模像样了……”莫义富说。
【3】从县城挑稀粪回村上
一趟三小时十年如一日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农村实行集体生产,莫义富也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。村里至今有很多 老人记得,莫义富挑着百斤重的粪桶, 从县城回生产队的情景 。那些年只要不下雨,莫义富一早就要往县城赶,到城里居民家中挑粪水,再一步步地挪回村里,这样一挑粪可以挣6个工分。“别人从城里担一挑粪回来,只要半个多小时,可我要花3个多小时。”莫义富说。他就这样坚持了10多年。
后来年纪大了,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生产兜售竹编篾器。每天晚上在家编篾器,第二天只要不下雨雪,他必然来回走5公里路,到县城卖篾器。
【4】多次摔倒仍未停步
七旬盲人笑对人生
莫义富编织的筲箕、箢篼、背篼等器具,外观精美,结实耐用,深得村民喜欢。“前些年一只筲箕只能卖四五元,现在可以卖到十二三元了,但生意却差了。”近年来随着塑料器具的兴起,代替了不少生活和农用竹制品,莫义富的生意大幅下降。“我在市场上认识很多人,一边卖篾器,一边和他们摆龙门阵,让我感到快活充实。”莫义富说。现在村上到县城通了公交车,这对他来说就更加方便了。
“你年岁大了,眼睛又看不见,有没有摔倒过哦?”记者问。
“有啊,2008年的一天晚上,我从县城回来,半路上被一辆摩托车撞了,造成膝盖粉碎性骨折,肇事司机和我弟弟一家轮流照顾了我几十天。2012年夏天,我弟弟修房子,我买了几斤粉条回家,晚上从一道近10米高的缓坡上摔了下去,幸好没绊坏骨头。去年下半年的一天,因下雨路滑,也跌了一次……”莫义富乐呵呵地说着,在他脸上看不出有任何悲伤和忧愁。据莫义富的弟弟讲,莫义富患有一些老年疾病,但却从不在人前声张。这就是他,一个78岁盲人老篾匠的人生态度。
(以上文章转载自南充晚报)
|